你的位置: 儿宝阅读网 > 资讯 > 曾国藩传全文目录 曾国藩曾孟学小说无删减无弹窗阅读

曾国藩传全文目录 曾国藩曾孟学小说无删减无弹窗阅读

2021-12-23 09:57:00   编辑:晓彤
  • 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

    以曾国藩的一生为线索,描写了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和以理治学之方,包括其心理的变化、精神世界的塑造、行为的现实还原,等等,通过细致入微的诸多描述,突出曾国藩在为人、治家、治学、治军方面的修养和成就,刻画出曾...

    佚名 状态:已完结 类型:资讯
    小说详情

《曾国藩传》 小说介绍

经典美文《曾国藩传》由著名作者佚名最新创作的历史风格的小说,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曾国藩曾孟学,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,文笔极佳,实力推荐。下面是简介:以曾国藩的一生为线索,描写了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和以理治学之方,包括其心理的变化、精神世界的塑造、行为的现实还原,等等,通过细致入微的诸多描述,突出曾国藩在为人、治家、治学、治军方面的修养和成就,刻画出曾国藩这一平常而不平凡的历史人物形象。

《曾国藩传》 第11章 手牵文墨“曾屠户” 免费试读

曾国藩一路潜行,风尘仆仆地向省城赶来。因此,朝廷任命曾国藩为湖南省“团练大臣”。根据定性,曾国藩要“协同”湖南巡抚保一方安宁,“办理本省团练乡民,搜查土匪诸事务”。朝廷要求曾国藩抚定一方平安,并无更大的权力,但此时,曾国藩绝不甘心于一个地方民间组织式的官员,而是渴望成就一番事业,锻造出一支“经制兵”之外的“异军”。

通过与朝廷对话、对这,互相通融,曾国藩渐渐了解到“匪”之真谛。通过官方给其定位,“匪”即指“反叛”、“作乱”、“制造事端”的“逆民”。当时,对“匪”的称谓让人眼花缭乱。天平天国运动被称为“粤匪”、“发匪”;后来起义的捻军被称为“捻匪”;针对少数民族起义,依不同种族,民族或称为“苗匪”,或称为“回匪”,等等。在此基础之上,还有一些实时发作,不断出现的地方流民“作乱”,如会党的起义发端被称为“会匪”;有些邪教组织被称为“教匪”。

还有一种常见之“匪”,即“土匪”。这种人往往是暴力作乱的平民,却带有强烈的正义性。因此,对“土匪”的理解,不能从简单的字面上理解。当时,清朝官方笔下的“土匪”即指带有强烈正义性,并主动反叛主流社会,对政府作对,以抢劫,洗掠,和声张正义为根本,劫富济贫,对政府产生强烈不满者。土豪劣绅是他们洗劫的对象,而有时也会对百姓动手。因此,在任何一个有序的社会,都无法容忍“土匪”这种社会流弊的存在。

曾国藩在一份奏折中称:湖南“匪情”严重且复杂。首先提到“会匪”。关于此类,他进行了认真而系统的总结。曾国藩认为,当时的天地会、串子会、红黑会、半边线一股香会等门派者,皆为“会匪”。之后,他又提及“教匪”与“盗匪”。“教匪”主要指信仰拜上帝教的太平天国起义;“盗匪”则指盗窃、抢劫者。最后,曾国藩定位了“痞匪”和“游匪”。根据曾国藩自己的理解,“痞匪”即指“奸胥、蠹役、讼师、光棍之类”;关于“游匪”曾国藩认真定义,并分成三部分:其一,“逃兵、逃勇奔窜而返,无资可归,无营可投,沿途逗留”者;其二,“粤寇蹂躏之区,财物罄空,室庐焚毁,弱者则乞丐近地,强者则转徙他乡,或乃会聚丑类,随从劫掠”;其三,“大兵扎营之所,常有游手数千随之而行,或假充长夫,或假冒余丁,混杂于买卖街中,偷窃于支应局内,迨大营既远辗转流落,到处滋扰”。

因此,曾国藩所指的“匪类”,既包括公然起义造反的“逆天者”,也包括强盗、劫掠之流;既包括不甘驯服,叛逆政府的“莠民”,也包括犯监作科、压迫百姓的不法胥吏、兵痞。凡此种种,只要是在地方范围内,或一个区域作乱,便是“土匪”。就当是情况而论,曾国藩所在的湖南省,“土匪”如大地上的野草,到处都是。曾国藩有言,“东南之衡(州)、永(州)、郴(州)、桂(阳),西南之宝庆、靖州,万山丛薄,尤为匪徒卵育之区”。此特制之地,皆匪寇活跃非常之所。

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,与当时的社会现状秘不可分。事实上,晚清时期,天下纷争不断,社会矛盾尖锐,百姓疾苦之声尤甚,人生每况愈下,美好境遇朝来夕去。客观而论在,革命形势一片大好,正是有识之士和进步势力的发展机会,国家需要发展,社会需要进步,生活需要改善。曾国藩也深切地感受到,如果不大有作为一番,身边一切和国家命运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。此时的“匪类”,并非进步势力,但却是革命之前的暴风骤雨。

此时,清王朝摇摇欲坠,起义的风雨遮盖了整个天下。针对严峻形势,曾国藩有言,“粤逆入楚(“楚”指湖南省),凡入添弟会(指“天地会”)者,大半附之而去”。清政府急切地表示,各地方着力清缴,“督促查办”,目的是削弱起义军们的社会基础和军事实力。同时,朝廷亦将地方“治安”放在第一位,确保地方安宁,获得百姓拥护,即可对起义军作战事半功倍。曾国藩对此心知肚明,并以理学家的姿态,倡导“重典”以除暴安良;“威猛”以确保天下太平,甚至,曾国藩称自己“身得残忍严酷之名亦不敢辞”,“不复敢言阴骘”。在咸丰帝与同僚朋友中这样表白,可见其诚惶诚恐,一心报国之心。

在镇压“匪类”上,曾国藩已经摩拳擦掌,斩钉截铁,达到“言必行,行必果”的地步。他认真思考,并制定出双管齐下的方案,即:一方面,在驻所设局坐地审办;另一方面,派遣属下,调兵遣将,赴荒杂叛乱之地镇压。

曾国藩的办公场所——“审案局”设立在长沙城鱼塘口的行辕之中。曾国藩一入公案,即制定出捕获“政治犯”的途径,主要是:派差役缉拿;贿金以乡绅乡里缉捕;将“落户族”连坐捉拿;令主事官员亲自前往地方捉拿归案。曾国藩曾坦然自释,称根据“案情”轻重,酌情处理。最重者“斩立决”,较次者则毙之杖下,最轻者也是杖鞭千百余。此三者为曾国藩的惩治手段。曾国藩还称,巨案则自行汇审,小者则自己一人专司。曾国藩的信条是,立案立办,绝不拖延,即使是重案要案,曾国藩也不拖延,争取时效性。若实在审办不了,则不择手段,严刑酷监,拷打问罪,无所不用其极。案堂之上,“政治犯”并无口舌争辩,最终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。

短短几个月时间里,曾国藩即审讯了一大批“匪犯”。据曾国藩呈现给咸丰帝的奏折称,一共斩决一百四十名,杖毙者二人,监毙狱中者三十一名。除此之外,还有若干札饬各州县就地正法之犯不计其数。到此,谁也无法统计,札毙在曾国藩公案中的“亡魂”有多少。

曾国藩这种“就地正法”的行为是“合制”的吗?事实上,根据请朝廷的金科玉律,执行***是要逐层审批,最终由皇帝裁决的。此时,曾国藩的行为是一种“非制”行为,充其量是“法制”之外的特殊情况。关于“盗案”,请朝廷也有明确规定,最终裁决权由皇帝定夺。但是,曾国藩并非地方正官印,更无刑事大权。对于他的行为,若被奸佞发现,或从中挑拨,曾国藩很容易命在弦上。至于先斩后奏,那更是皇帝亲信,甚至是推心置腹者不能为,或是极重大的案件,包括军事在内。此时,曾国藩为“抚正宁乱”,私自动用生杀大权,却是特殊情况。因此,朝廷不但不斥责惩罚他,反而予以肯定和褒奖。众官员认为在,这是对“正制”的“变通”行为,非“违制”行为。最后,咸丰帝也这样认为。

曾国藩的“审案局”也咸丰三年(1853年)二月间成立。当时,朝廷并无特许,无人敢于“先斩后奏”,而曾国藩这样做了,无疑是为朝廷开了先河。咸丰帝自己也认为,曾国藩的做法很正确,为了有效地“平乱”,咸丰帝于当年三月十三日传达一份谕旨,要求地方处理“平乱”军务者,皆可对“政治犯”先斩而后奏。其中,述及四川、附件两地的“平乱”情况,要求当地官员效法曾国藩。也就是说,朝廷已放权到省级,要求各省巡抚执行“就地正法”的权力。曾国藩无疑是此项政令的先导者,促使咸丰帝作出这样的决定。

自从太平天国起义以来,中华大地上农民起义风起云涌,尤其是南方,大小“土匪”、“教匪”、“会匪”比比皆是。为了稳定国家,咸丰帝不知情的“就地正法”不知有多少起,群臣也“开在眼里,放在心里”。随着事态的发展,“治匪平乱”工作渐渐深化,曾国藩又直奏“先斩后奏”之原因和效果,深深震动了咸丰帝。所以,就有了咸丰三年春间的谕旨,放权各省执行生杀大权。曾国藩积极利用这一条件,杀人如麻,并被世人称为“曾屠户”。

曾国藩是名义上的“巡抚令旗”,表面上是巡抚委托,实质上独自专权,有恃无恐。审理犯人时,他不择手段,严苛酷刑,痛打恨杀,无所不用,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。此时,有人劝解他:“曾公此残忍,岂是天下仁子?”曾国藩悻悻地道:“此情此境,国家危难,若不心狠手辣,恐怕朝廷就朝不保夕了。”真所谓“上为君国,下为民生,天经地义,功德无量”。作为一个书生,曾国藩杀人无数,只因时势所趋。曾国藩本着“为天下苍生寄福祉:的信念,不断地斩杀叛逆,就是渴望清王朝能高枕无忧。因此,他越来越疯狂,势力越来越强大。

就形势而论,太平天国势力一天天地壮大,地方“教匪“、”会匪“等大有与之同流倾向。为此,曾国藩心急如焚,渴望建立一支团练队伍,直接与之展开战斗,彻底消灭此势力。更让他忧心的是,地方”会匪“有相当的组织基础,并形成严密的组织形式,若与太平天国合流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匪患“不仅制造事端,抢劫掠夺,甚至与政府作战,若不早日铲除,并将后患无穷。在此情况之下,曾国藩组织团练队伍势在必行。

曾国藩的团练队伍组织起来之后,首先调遣至常宁,平定匪乱。咸丰三年(公元1853年)春间,地方官员呈报,此股“会匪”数百人,旗帜、军械、枪炮一应俱全,所至之处,张贴标语,称授命于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札谕,“劫掠富户,裹胁村民”。曾国藩一听,此股势力有与太平天国合流之趋,心中紧张起来。于是,他断然决定,派“团勇”前往平定。曾国藩部队还未抵达,这股势力举事者已将地方兵勇击溃。是时,曾国藩又收到衡山有“匪徒”千余人兴风作浪,军械、火药皆有。曾国藩急忙下令,支援衡山。两军激战之后,“匪徒”被镇压下去。这是曾国藩“练勇”以来的第一次胜利,喜不自胜。此后,曾国藩的团练又支援了省内诸地“平乱”工作。此时,地方上的起义一个接着一个,消灭一个又来一个,已是星星燎原之势。因此,曾国藩平定湘省起义,道路漫长而艰苦。

曾国藩建功心切,为保一方平安,手段残酷到极点,无所不用其极。在湘省内,形成一种并不称颂的名号。但曾国藩并不在意,反而更骄横跋扈,我行我素,处理事情专权恣为,让湘省内产生一种坏死的政治气氛,甚至人人都愤恨曾国藩,为他后来办公事带来了不小的麻烦。

曾国藩归乡省事时,正是张亮基任湖南巡抚。此人字采臣,号石卿;江苏铜山(今徐州)人,历任云南巡抚,云贵总署。咸丰二年(公元1842年)夏间,太平军攻打湖南,省城受到威胁,朝廷任命张亮基为湖南巡抚。由此,张亮基与湘系地方官员关系日笃。但是,远在贵州地方上任职的胡林翼对张亮基倍加推崇,认为他是林则徐“一流人物”。为此,胡林翼竭力在张亮基面前推荐自己的老乡兼亲戚的左宗棠,期能成为他的署僚。胡林翼告诉左宗棠,张亮基为人正派,“肝胆血性,一时无两”,须认真听取其建议。最终,事情成就,左宗棠正式出山。此时,曾国藩积极办理“团练”,张亮基全力支持在。因刚入湘省,他亟需一群同僚帮衬,曾国藩自然也是他争取的一位。但是,曾国藩办理“团练”不久,张亮基即离开湖南,赴湖北任湖广总督,后来有改任山东巡抚。离开湖南之前,张亮基与曾国藩握手作别,并保证两日一次通信,曾国藩点头,依依不舍。由此可见,俩人关系之密。

张亮基迁职之后,由湘省原布政使潘铎担任。时隔三个月之后,潘铎重病在榻,无法理事,被免职,改由原任湖南巡抚骆秉章担任。骆秉章任职一段时间内,该省布政使由原任云南布政使徐有壬担任,按察使则由原衡永郴桂道提出不久的陶恩培担任。以上官员中,潘铎与曾国藩交往不融洽,骆秉章虽非奸佞犯科之辈,却对曾国藩的为官风格不以为然,只是停留在“表面文章”上。知情人皆称:骆秉章对曾国藩“心诽之”,只是曾国藩常常“见其所奏辄得褒答,受主知”。由此可见,俩人关系是“明不想争,暗里倾轧”。

两位新人官员,布政使徐有壬和按察使陶恩培对曾国藩嫉恨不已,甚至渴望“先除之而后快”。同时,武官们对曾国藩的憎恨更深刻。时任提督鲍起豹认为,曾国藩肆意涉足绿营军事,甚至临驾于其上,是属可恨,公开与之对抗。此时,绿营中下层军官也愤恨不已,声称要向曾国藩***。曾国藩的“团练”不断与“军官”们产生摩擦,以至于咸丰三年秋间双方产生械斗,甚至有绿营兵哗闹曾国藩公馆的一幕。

之所以说曾国藩染指绿营军,是因在长沙攻防战中,延揽了其中大将塔齐布。此人满洲镶黄旗人,托尔佳(又称陶佳)氏,字智亭。在绿营军中时,都统乌兰泰麾下,由火器营护军升擢为三等侍卫,咸丰元年(公元1851年)至湖南以督司用。参加防卫长沙城战役中,异常勇猛,深受曾国藩器重。塔齐布虽为旗人,但作风却刚直耿中,勤于职务;打仗勇猛异常,甚至有侠义风范。

曾国藩认识塔齐布时就产生强烈欢欣,称其“每操军,执旗指挥,虽甚雨,矗立无惰容”。曾国藩甚是“伟其才”,重用他,并“令绾辰勇”。从此将塔齐布聘为团练教官,并在咸丰帝面前不断保举,请求“破格擢升”,并说出一大推理由。在湘省团练期间,曾国藩常常依靠塔齐布整顿营务,组织兵勇。最后,曾国藩在奏折上称:“当湖南防堵吃紧之际,奖拔一人,冀以鼓励众心”。咸丰帝龙颜大悦,擢升已是游击的塔齐布抚标中军参将。塔齐布开始对曾国藩恭敬尊重,言听计从。俩人建立了一种无法割裂的友好关系。

曾国藩牢牢地控制了塔齐布,以此为契机,曾国藩将双手更深地伸入绿营军中。当时,曾国藩为了让自己的团练有声有色地发展起来,要求练勇们与绿营军一起操练,并吸收其组织结构和武艺。当时,绿营军已腐化成风,操练只是形式,曾国藩深恶之。因此,团练与绿营军一起操练,可改变绿营的靡风。可是,绿营军是正规军,是朝廷的“经制军”,认为曾国藩的团练只是民间组织,甚至认为是乌合之众,与他们在一起,是对绿营军的侮辱。因此,曾国藩下令团练与绿营军一起操练,除塔齐布部之外,其他皆反抗,甚至认为曾国藩在捞油水。绿营军与曾国藩怨愤极深。此时,长沙协副将清德就公然抵抗,并挑唆军中将士,拆曾国藩的后台。

曾国藩已发现此动向,并产生威胁之感。于是,他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,向咸丰帝参奏一本,称清德兵法生疏,用兵无术,临阵胆怯,比习操练,犹如文人,喜爱花木,等等,要求朝廷将其革职。之后,曾国藩又在其后“附片”奏疏,称,太平军攻打长沙,藏弹埋药,将长沙南城轰坍,正是用兵之时,清德却“摘去顶戴,藏匿民房;所带兵丁,脱去号褂,抛弃满街”,至今是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柄。曾国藩口口声声提出,如不将清德革职,将难匡正立德,更无法振兴军队,国家前途必飘渺不定。曾国藩将流弊与“贼请”联系起来,并说明当时军队建设的情况。咸丰帝很是震惊。绿营军见敌便逃,遇功即争,实是朝廷之大不幸,天下之大祸患。之后,曾国藩称,南方战事吃紧,湖北告急,正规军却怯懦不战。今“逆匪”攻打南昌,自已率兵数余前往救援。绿营军中,恩威并施,却不见其效,真天下罕见。为表明自己并无私心奸佞之嫌,曾国藩最后提出:“臣若稍怀私见,求皇上严密查出,治臣欺惘之罪。”

曾国藩在保举塔齐布过程中,采用的是“双刃剑”,即,贬斥清德的同时,褒扬塔齐布。当时,曾国藩曾多次在友人的书信中提到清德是如何如何的不好,如何如何的***腐化,不正军风,争功弃弊,钻营发财,等等。最后,他又给张亮基一份信,称自己并未“侵官”,而是实话实说。咸丰帝对曾国藩的或褒或贬,或赞或斥,心中已有数。最终的结果就是,朝廷擢升塔齐布为富将衔,清德被革职查办。

曾国藩一路咄咄逼人的气势,让绿营军士个个咬牙恨恨。提督鲍起豹声称,自己与清德关系一向友好,今曾国藩竟爬到自己头上,愤恨之情愈发强烈。这次,清德主动找到鲍起豹,在他面前搬弄是非,称曾国藩与塔齐布是不速之客,怎么能爬到他头上。鲍起豹越听越上火,于是大声喝道:“曾国藩小儿,我绝不请饶你。”此后,鲍起豹下令全军,停止与团练部队一起操练,有时甚至要求全军停止操练。清德口口声声地道:“提督见驻省城,我不传操,敢再妄为者军棍从事。”此时,塔齐布军营只能黯然沉默,不敢再声张。此时,全军上下,上至军官,下至兵员,个个窃喜,认为可以惩办滋事妄为的曾国藩。由于绿营军轻辱团练部队日久。这次,在鲍起豹的纵容下,全军更放肆,企图制服曾国藩的团练部队。之后几个月时间内,绿营与鲍起豹的绿营军展开了多场械斗。

七月间,在军民合操时,曾国藩的将士误伤了标兵长夫。绿营军将士“群起而激愤”,纷纷武装起来,要向团练大臣讨个说法。城上军兵越堞而出,城中哗变。两军械斗起来。此时,曾国藩为平息事件,下令鞭挞将士,并向绿营军将士赔礼道歉。不多时,械斗被平息。但是,不久之后,又一场斗争接踵而来。

这次,挑衅的绿营军是塔齐布的“辰勇”,后各部纷纷响应,武装列队,吹角连连,径直向曾国藩的练勇营奔来,双方再次发生械斗。曾国藩用尽良谋,施展手段,依然解决不了问题。于是,他“一不做,二不休”,向提督鲍起豹传达了一份通牒,要求将军严惩肇事者。鲍起豹对曾国藩痛恨已久,心中盘算之后,答应了他的请求。第二天便将曾国藩点名的肇事者捆绑在辕门,示众。绿营军士见状,义愤至极,纷纷闯入大街,******,要求团练队伍给个说法。曾国藩见事已无法收拾,就问鲍起豹道:“我让你将肇事者交于我惩办,怎么会这样?”此时,鲍起豹已听不进去,让曾国藩看着办。

绿营军终日在市场大街上游闹,搞得城中神秘兮兮,无人敢出门。后来,绿营军越来越大胆,竟然将曾国藩的公馆围成一团。本来,曾国藩认为这是绿营军射圃之处,不会受到威胁。此时,绿营竟围攻到这,外面喊杀声一片,他不得不放下公务,出们窥探。此时,从人跑进来,要求曾国藩赶快离去,否则就生命危险。曾国藩动了动脑筋,然后穿戴整齐,径直向仅一墙之隔的巡抚府中奔去。

骆秉章与曾国藩邻墙,外面发生的一切应了如指掌。曾国藩见到他时,他才装作惶恐的样子,问他是否受伤,自己一定惩办此事。曾国藩惊慌地道:“大人,我还无碍,但将官们受苦了。”此后,骆秉章查办了此事,但又将肇事者释放,息事宁人,不了了之。由此可见,骆秉章对曾国藩并无好感,只是停留在言语客套的表面上。曾国藩受到屈辱,其家人、朋友、同僚纷纷要求他上奏朝廷,而他自己却认识,这事不足为题,是伤害君父的丑事,自己寸功未立,不值得小题大做。事实上,曾国藩依然在遵行自己理学大家的做派。

担任团练大臣以来,曾国藩处处以身作则,并切切实施“剿匪”工作。对太平天国形成巨大威胁。在“剿匪”方面,曾国藩已出成绩,并得到咸丰帝的褒扬。其手段之毒辣,心肠之坚忍,实属罕见。因此,在湖南地方产生不掉震动,甚至产生官员的敌对情绪。此曾公馆被围之后,曾国藩要想成功,只有将团练带到衡州,在那里潜心研习,苦练战法。

曾国藩在团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“刚硬”,让世人很难相信他是一个学术专家,更不敢相信他是理学大家。曾有人称,曾国藩“在京官时,以朱程为依归,至出而办理团练军务,又变而为申(申不害)韩(韩非子)。尝自称欲著《挺经》,言其刚也”。在“剿匪”过程中,曾国藩杀人如麻,不枉私情,先斩后奏,刚正不阿;在“团练”上,曾国藩竟究“下狠心,啃硬骨头”的宗旨。因此,虽与湘省官员发生诸多矛盾,但亦未改变这一秉性。在衡州,他依然被人们认为是刚愎自用,甚至目中无人。越来越多的人才称他为“曾屠户”。

编辑推荐

热门小说